核心提示:本次高峰论坛是一年一度“金翼奖”教育年度大选预热论坛的第二场,主题围绕“发展与变革——互联网新时代下留学机构变形记”分三个部分展开讨论。
2、学生近年DIY留学的比例逐渐上升,这对机构有什么影响?如何应对?朱敏(教育主编):刚刚根据大家对互联网以及留学中介怎样融合、发展也谈了很多。还有一个问题,DIY的问题,现在有很多小孩子已经可以自己DIY,DIY的数据也在逐渐增高,这对中介有什么影响?怎么应对这个问题?学生DIY和整个留学体系服务不冲突冉维一(金吉列副总裁):首先我表达的观点是学生在独立的完成留学过程,独立性在增长,以往更多是家长,现在更多是孩子自己的思考,当然决策还是由家长决策。我理解的话,DIY之前就有,在这个行业还没有建立之前,包括这个行业十几年的发展,都存在,现在也有,这实际上是基于不同客户的需求,每个客户对于出国留学这块需要的价值是什么,通过这种价值采用什么方式,所以我觉得DIY和现有的整体留学整个体系化的服务,没有冲突。孙晶(澳际副总裁):其实从留学角度来讲,早期的留学生应该是大部分都DIY的,留学中介也是从90年代末期才有,才正规化,从美国留学来讲,应该是这几年的事儿,所以DIY人群一直是有的,DIY的人群很多时候也会通过中介完成申请过程,也会转变,DIY的人群,有一些在跟留学中介沟通的过程中,就变成了线下的学生,跟我们交易,全程做了,有的学生咨询完留学中介以后,他还去DIY,所以这个人群一直有,也是学生多元化群体中的一部分。何刚(新通留学总监):咱们看DIY,得看DIY背后的东西,无论是DIY还是半DIY体现了DIY意识的更加强烈,这就要求在这个过程中,他即使选择了中介服务,也会对服务细节有更高要求,这一点上我们中介机构的人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。赵智杰(新航道总经理):我自己见过很多学生DIY做着做着又过来找我们了,DIY肯定存在,主要是时间、精力的问题,很多大四的学生为什么找我们来做,就是时间、精力的问题,其实他们自己完全可以做,但是因为时间精力的问题不能合理分配好。第二个问题,国外高校,面对面把所有事情都给学生讲清楚,告诉他们你可以自己做,几千块钱就搞定了。好多外国学校来,很多学生可以直接和学校交流,这一点也促进了DIY,这两点我认为是DIY的形式,但毕竟还是少数,因为精力和时间分配的关系。学生选择DIY就要承受失败的风险朱敏(教育主编):都说中介专业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们做中介的有更多资源,占有更多信息,相比单独个人来讲,还是有些局限,中介更专业,对整个操作更熟悉,但的确,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,信息更加透明化,越来越多人按照这种方式去做过的话,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,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原因,比如精力的分配,自己是不是有那么强的判断能力,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选择,一旦DIY失败,你能否承担后果。“海本海高”学生DIY后找中介重申请廉景丽(新东方前途出国总监):前两天刚刚有一个老师的孩子来找我,是我大学老师的孩子,他在国内读完本科之后到美国去读了硕士,学校也不错,之后DIY申请了博士,去年,而且申请的是本校的博士,被自己本校的博士拒了,回来以后又重新考GRE,来找我帮忙。在跟他聊的过程中我特别明显的发现,虽然他在国外读了两年硕士,但他对整个申请其实并不了解,因为我们要重新给他做申请,把他所有的申请材料拿来一看,我们一看就知道他肯定会失败的,问题很多,从选校,一直到文书,再到申请过程中的每个环节,他都有问题,即使申请本校的学校都是不可能的。事实上这也引出另一个话题,特别是“海本海高”的学生,他们回炉来找我们办理留学,常规来讲我们认为这批学生是最有可能DIY的学生,比如“海高”学生,他在美国读高中,美国任何一所高中都会提供升学指导,也就是在他交的学费里甚至连他申请材料的快递费已经交给学校了,但为什么他还回到国内,所有钱重新花一遍呢?就是因为学校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要求,这些学生有一部分DIY了,有一部分是在老师指导下做的,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他回国来找留学机构再做。第四页 线上产品难达到留学服务的效果第五页 “一站式”服务刚需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六页 家长选留学服务“不差钱” 在线低价不满足需求第七页 角色转变:留学顾问会发展为“导师化”第八页 未来线上线下产业链打通是发展趋势
本文来源:教育频道专稿
责任编辑:
王晓易_NE0011
1
2
3
4
5
6
7
8